双深度货架:在冷库里应用的如何?
返回上层双深度货架是一种高密度仓储货架系统,属于托盘货架的衍生类型,其设计核心是在同一巷道内,沿深度方向并排放置两个托盘位(而非传统单深度货架的 1 个)。这种结构需配合专门的双深度堆高机(如伸缩叉叉车)进行货物存取,通过减少巷道数量来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。
主要特点:
空间利用率高:相比单深度货架,可减少约 50% 的巷道空间,存储密度提升 20%-30%。
存取效率平衡:虽不及单深度货架灵活,但优于贯通式、重力式等高密度货架,适合中低频存取场景。
结构稳定:采用钢结构立柱、横梁组合,承重可达 1-3 吨 / 托盘,适配多种托盘规格。
双深度货架在冷库中的应用优势
冷库因运营成本高(能耗、温控等),对空间利用率要求更严格,双深度货架成为理想选择,具体优势如下:
提升空间利用率,降低单位成本
冷库建设和运营成本高(如低温库每平方米造价是常温库的 2-3 倍),双深度货架通过减少巷道节省空间,相同面积下可多存储 20% 以上货物,摊薄单位存储成本。
适配冷库作业环境
低温兼容性:货架材质采用耐低温钢材(如 Q235D),可适应 - 25℃至 0℃的冷库环境,避免低温脆化。
配合专用设备:与冷库叉车(如带加热功能的伸缩叉叉车)适配,解决低温下设备操作灵活性问题。
平衡存储与周转需求
冷库货物多为批量存储(如冻肉、海鲜、冰淇淋等),且周转频率中等(如每周 1-3 次),双深度货架的 “先进后出” 模式(外侧货物优先存取)可满足此类需求,避免频繁倒库。
减少冷量损耗
巷道减少意味着冷库内空气对流区域缩小,配合密封门设计,可降低冷量流失,节能约 10%-15%。
冷库应用中的注意事项
货物规划:建议将同批次、长保质期的货物放在内侧,高频周转货物放在外侧,避免存取效率下降。
设备选型:必须使用带伸缩叉的冷库专用叉车,确保在狭窄巷道内安全作业,同时叉车需具备防雾、防冻功能。
维护保养:低温环境下货架连接件易受冷凝水影响,需定期检查防锈涂层,及时更换损坏部件。
双深度货架凭借 “高密度 + 中效率” 的特点,在冷库中能有效平衡空间利用率与运营成本,尤其适合批量存储、中低频周转的低温货物场景,是冷库提升存储效益的优选方案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货物特性、周转频率及设备配置综合规划,以发挥其优势。
- ← 上一条: 仓储货架选型:适配货物特点,打造高效存储体系
- 下一条 →: 自动化与智能化:立体仓库的核心竞争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