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止灵活穿梭:二向穿梭车赋能多行业仓储智能化转型
返回上层在仓储升级的浪潮中,中小企业常因资金和空间受限望而却步,而二向穿梭车恰好打破了这一困境。下面我将从成本、性能、适配场景等方面,阐述它为何是中小企业的性价比之选。
二向穿梭车,顾名思义,是一种能够在 “两个方向” 上实现自主移动的智能搬运设备,主要应用于立体货架的货位之间,承担货物的存取、搬运与转运任务。与传统的单向搬运设备不同,它不仅能沿货架的 “巷道方向”(纵向)移动,还可在 “货位深度方向”(横向)灵活穿梭,如同在二维平面上自由行走的 “智能机器人”,无需依赖叉车或堆垛机的频繁调度,即可独立完成货物在多层、多列货架中的精准作业。
二向穿梭车货架凭借其结构特点和作业模式,在货物存储类型上有明确的适配范围,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说明其适合存储的货物类型及原因:
一、按货物形态与包装分类
整箱 / 托盘类货物
特点:以标准托盘或整箱为单位存储(如纸箱、塑料箱等),规格统一、重量适中(通常单托盘重量在 500-2000kg)。
适配原因:二向穿梭车通过托盘输送机构实现货物存取,整箱 / 托盘货物便于机械抓取和输送,且标准化包装可利用货架空间(如托盘尺寸与货架货位深度匹配)。
典型场景:快消品(饮料、日用品)、家电(冰箱、洗衣机等整箱运输产品)、食品(预包装零食、粮油)。
大宗散装包装货物
特点:以编织袋、吨袋等包装形式存储,货物形态为颗粒状、粉末状或块状(如饲料、化肥、水泥)。
适配原因:散装包装货物通常堆码规整,托盘承载后稳定性高,适合二向穿梭车的直线往复作业,且存储密度高(可堆叠多层托盘)。
二、按货物存储需求分类
少品种、大批量货物
特点:单一品类货物存储量大(如电商大促期间的爆款商品、制造业原材料库存)。
适配原因:二向穿梭车货架的巷道式布局适合 “单巷道集中存储单一品类” 的模式,减少穿梭车换货位的频率,提升作业效率。例如,某饮料仓库可在单个巷道内存储数千箱同一品牌饮料,通过穿梭车快速存取。
对存储时效性要求中等的货物
特点:出入库频率适中,非高频次作业(如季节性物资、中转仓储)。
适配原因:二向穿梭车需人工或叉车辅助换层 / 换巷道,自动化程度低于四向穿梭车,若货物出入库频繁,可能导致效率瓶颈。而中等时效性需求的货物(如季度性补货的商超库存)更能匹配其作业节奏。
三、按仓库场景与行业分类
规则布局的大型仓库
场景特点:仓库平面呈矩形,巷道笔直且数量固定(如物流园区的分拨中心)。
适配原因:二向穿梭车货架依赖固定巷道作业,规则布局可利用其直线行驶优势,避免因场地不规则导致的巷道浪费。例如,某电商仓储中心采用多排平行巷道的二向穿梭车货架,每排巷道独立存储一类商品。
快消品、制造业原料仓
行业特点:快消品需存储大量成品等待分销,制造业原料仓需集中存放原材料(如汽车零部件厂的钢材、塑料粒子)。
适配原因:这类场景货物品类相对单一、批量大,且对存储成本敏感。二向穿梭车货架成本低于四向系统,同时能满足 “高存储密度 + 中等效率” 的需求。
四、不适合存储的货物类型
高频次出入库的货物:如电商分拣中心的高频订单商品,二向穿梭车的半自动换层效率无法满足快速拣选需求。
多品种、小批量货物:品类繁杂需频繁切换货位,二向穿梭车换巷道需人工干预,操作繁琐。
不规则形状或易损货物:如异形家具、玻璃制品,标准托盘难以固定,穿梭车行驶中的震动可能导致货物损坏。
二向穿梭车货架的货物适配核心
核心优势:标准化包装、大批量存储、规则场景、中等效率需求。
选择逻辑:若货物以整箱 / 托盘为单位,且仓库布局规整、对自动化要求不高,二向穿梭车货架是性价比优选;反之,若货物品类复杂或效率要求极高,则更适合四向穿梭车或自动化立体库(AS/RS)。
- ← 上一条: 无
- 下一条 →: 智能仓库不是 “奢侈品”!中小企也能搞?3 个关键考量点





 
		
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930
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930